Song Qinghua Porcelain

识瓷闻香宋青花——刍议 “明道型” 北宋青花瓷


一、“明道型”青花瓷缘由


寻找宋青花,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內外学术界都十分关注。学者普遍认为,唐有青花而宋未盛行,元代成熟。因为宋青花实物材料太少,考古发掘虽有发现但争议较多。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都证明宋青花确实是存在的。


1957年浙讧龙泉金沙塔基出士了十三块宋代青花瓷片,确切纪年是太平天国二年(977年),青花发色呈兰褐色、兰黑、灰兰、深兰色等。1970年浙讧绍兴环翠塔出土二件青花碗及二十一块青花残片,为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制。这些可贵的实物资料提供了宋青花研究支撑。


冯先铭先生说“青花的起源始于宋代是不容怀疑的,宋代应该是青花继续发展时期。”吴仁敬与辛安潮合著的《中国陶瓷史》提出景德镇青花已始于宋代”。这些判断基本调符合历史。但是,元代和明初对青花瓷并不待见。


曹昭《格古要论》曰:“青花及五色花瓷,且俗甚”,还以青花俗气,不入流等否定元青花、五彩瓷。明初官窑仍沿袭元代上层轻青花瓷的遗风。那么宋代宫庭受尚古道教之风影响,用瓷自然不会选择青花瓷了。陆建初先生总结曰:“唐青花之后,宋代及元初之青花遗器都有见,然也都粗朴原始。非宋人贫于技,乃因时风高尚,欣赏素洁、原色故”。


然而,历史常因偶然因素而精彩。北宋宋真宗时期在景德镇窑开设御窑,因当地瓷石优质,工匠技能娴熟,烧制的瓷器精美,将原昌南窑改为景德镇窑。公元1032年宋真宗去世,仁宗继位,次年亲政,在景德镇窑继续烧制青花和五彩瓷器,目前传世的“大宋明道元年造”(公元1032年)瓷器应运而生。其造型、胎料、质和画工就是当时景德镇窑制瓷风格,水准令人惊叹。


二、“明道型”青花瓷纹饰特征


“明道型”青花瓷最大成就在于绘画,其绘画无论人物,山水,植物和卷草、焦叶、莲辫、回纹、缠技灵芝、缠技菊、缠技莲等,刻画细致入微,极具文人画气息,描绘内容符合宋人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绘画手法均采用勾勒填彩或线描,诗、书、画、款无一不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互映衬,妙趣横生,必定参与了文人创作。


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典故,人物表情栩栩如生,神态自若,衣着飘逸,浑然天成,用笔洒脱生动,透视法散点法并用,绘画线条精美、凝练、清晰、细腻、柔畅,设色有的清雅有的艳丽。如典型的宋代绘画小头矮马,鬃毛分缕分绺,丝丝毕现,动感十足,功底之深厚令人惊叹。山水、竹石、花卉运笔疾驰连绵,挥洒自如,逎劲有力,果断张扬。描景状物,配以釉上热烈的红黄绿彩,热情奔放,丝毫不逊元青花风采。


三、“明道型”青花瓷基本特征


历史常因偶然的发现突破历史框架而精彩。这些“大宋明道元年造”款的青花瓷有如下九大特征应值得重视:


1、器型高大,瓷化程度高,工艺考究,说明已经发明使用‘二元配方’ 。


2、大件器型多以瓶、罐摆件居多,其中梅瓶和大罐与后世元青花毫无二致;小件器型以钵、碗、盘、洗日用器物居多。


3、胎质坚致细腻,修胎规整,接胎痕不明显,底足露胎旋削纹较宽,平切一刀后再斜削一刀。


4、内外施满釉,釉面均匀且厚,底部常有流釉,呈乳白色并略泛青黄色,接近后来象牙质感的甜白釉,颇具宫庭使用气质。


5、国产青花钴料泛黑(强光下泛蓝色)绘画,文图并茂,诗、书、画、款俱佳,且款识有确切纪年。


6、绘画精美,奔放自如,瑰丽无比,充满文人画气息。青花色泽浓艳,兰翠中泛铜绿色,受当时矿物料研磨工艺限制,笔墨颗粒呈黑青色,锰铁结晶斑块状,带有水墨画晕散特征。


7、绘画场景无论历史名人(如唐太宗、蒙恬将军、鬼谷子等)或瑞兽花草,布局疏密得当,不似元青花繁花似锦的风格。


8、书法极见功力,多以行草为主。无论赋诗填词还是寻章摘句,落落大方,遒劲有力,格式与章法不拘一格。


9、开创了中国瓷器史上青花五彩工艺。宋青花分釉下青花和青花五彩(也有学者命名为“北宋明道年青花红黄绿彩”)两种,其中青花五彩是釉上使用红绿黄三种基本色料填彩和釉下泛黑青花勾勒搭配而成。釉下青花稳定不晕散,釉上彩大多有结晶斑和晕散现象。


四、“明道型”青花瓷历史地位


1、精美的瓷板诉身份


据大宋明道年间同类型的瓷板铭记载:“余官居信州时,偕友同游造瓷,名邑浮梁,得见当朝名匠之制作瓷,色分四众,美仑美奂,持之不忍舍,遂倾尽家之余财定制,余自题诗文款识以志”。这说明该宋青花产地在当时浮梁,由当朝名匠制作,绘画用四种颜色,制作十分精美,爱不释手。这是“大宋明道型“青花产地、特征、性质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2、精美的古物会说话


从器物老旧特征看,釉料中的固相二次结晶已聚集成片,且已析出釉面形成整体的结晶结构,没有千年历史无法达到这种效果。据有关资料介绍,400倍显微下观察,器形表面附着物中分布着不同年代的真菌孢子体,釉面下返出许多不规则的钙化斑点。釉下气泡与宋代官窑类似(彩釉周围气泡小而聚集、呈乳浊状)。40倍放大镜下彩釉上多呈霜花般结晶状,绝无仿造可能。


3、精美的技艺未传承


有学者推测,宋青花瓷器烧造时间非常短(仅发现“大宋明道元年造”款),且烧造技术高度集中垄断,因突发因素掌握核心技术关键人离去后断烧,核心技术失传,明珠蒙尘,因而这也解释了这种精美工艺为何没有盛行,也可能与后来徽宗皇帝个人偏好而湮灭于历史尘埃。


4、精美的青花待确认


“明道型”宋青花有确切纪年,它的问世,标志着北宋的青花瓷器烧造进入了相当成熟阶段(从至正十一年还原到北宋明道元年提前了319年),还原真实历史存在,洗去遗珠蒙尘,拚接失落记忆碎片,链接历史链条,具有划时代意义。唐青花这颗幼苗是源头,多枝多彩的宋青花已经成熟,元青花由于外来青料的加入臻于完善,进入鼎盛期(元青花不可能横空出世),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辩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