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Clay原矿绿泥


  简介:绿泥,玩者暱称“绿豆砂泥”,古云“豆碧色”,泥色酷似绿豆皮,澹草绿。带本山绿泥细黄砂,清丽出众、雅俗共赏。所制壶品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壶品色泽米黄泛青,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发幽然青光。产于黄龙山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原矿色泽为青灰泛绿,成片岩状或粉末状,以手拿之即会沾染上原矿粉末颜色。也常作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4%。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台西。

  泥性:疏鬆不结、张力大、黏性低、砂粒易集结或排挤。

  难度:窑温略低则水色不佳,胎骨鬆;窑温高则黑点密佈,光明针不易,过者颜色不均,少者温润度差。

  特点:风采脱俗、泥色出众,吸水率佳。似君绿泥,惟略偏甜黄色,为较罕见之泥料

  冲茗特性:逼热性佳,浓澹易掌握,温润香醇颇值回味。

  冲泡建议:轻焙火乌龙茶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

http://www.szisha.com/News/encyclope_pug/id/435.html


呈垚 ‖ 天青泥夹支“豆碧泥”

https://kknews.cc/culture/nxbryvq.html

2017-06-05 由 呈垚 發表于文化

豆碧泥称谓,出自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对天青泥及其夹支的描述中,但周高起原书中,将之称为浅黄泥:“……浅黄泥 陶现豆碧色”。为更形象地使读者理解,将其称为豆碧泥更好一些。与天青泥四个夹支描述的原则一样,周高起既描述了矿料特征,又描述了烧成后的效果。豆碧泥,矿料的颜色呈浅黄色。

地质构造

豆碧泥是天青泥的第三层夹支,埋藏于距地表15-20米。从地表,依次是3-4米的表土层、7-8米的黄石层、2米左右的小红泥(间或有少量朱泥)、1米左右的紫棕泥、0.5米的梨皮泥、0.3米的松花泥、0.1米的天青泥、0.25米的豆碧泥、0.2米的轻赭泥(下部还有何种泥料尚不得知)。

矿料特点

豆碧泥与天青泥和另外三个夹支不同,出矿时外表就为浅黄色(其他则出矿2、3个月后如果露天放置也会氧化呈淡黄色),断面呈青灰色,为砂性较重的砂质岩,牛肉块状。

泥料特点

泥料较紫泥砂性重,较酥易爆,难成型。烧结温域较宽,烧结温度较高,在天青泥及其夹支中,是烧结温度最高的,1180度(2号标)初步烧结,颜色偏紫,1190度,开始呈青色,1200度,青绿色(豆碧色)